印象东软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软件工程)建设点。2.国家级众创空间。3.国家紧缺型(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4.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人才培养基地。5.国家火炬计划成都数字娱乐产业人才。6.培养基地。7.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安全项目。8.中国集训基地。9.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云计算项目。10.中国集训基地。11.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四川省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13.四川省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4.中国软件名城(成都)人才培养基地
成都东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兼顾留学生教育和专科教育,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学校位于成都市郊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校园独具川西园林特色,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目前,在校生20000余名,2023年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在国家创新创业战略背景下,面对“互联网+”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依托东软IT产业优势以及成都软件产业的环境优势,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明确了服务IT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已发展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高校。
学校与东软集团、华为、百度、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微软、英特尔、IBM、SAP、惠普、思科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运用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应用”持续更新教育教学,有50%的专任教师具有产业经验,同时与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坚持OBE-TOPCARES方法学,紧紧围绕“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三个关键词,深入推进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16年,学校成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单位。2021年,学校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报考东软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5个专业进行大类招生,招生专业名称为: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新生入学不分专业,一年级结束后尊重学生个性选择,实现学生多样化高质量发展,结合学业测评进行专业分流。
学费:
• 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虚拟现实技术、视觉传达设计 20000元/年
• 动画、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 19000元/年
• 其他本、专科专业 18000元/年
(学费标准严格按照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政策执行。)
报考须知:
学校招生代码:我校在四川省的招生代码是5177,其它省、市、自治区的招生代码,请查询本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室)公布高校招生计划的相关网站、报纸或杂志。
报考方式:考生在参加高考的省、市、自治区填报高考志愿报考我校(港、澳、台、西藏不招生)。
录取规则:
1. 普通文史、理工类专业录取规则
(1)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的提档规则,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
(2)对于进档考生,学校原则上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录取。对于部分无法按照专业志愿录取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分配专业,不设分数级差。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无法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按照考生专业志愿的先后顺序优先调剂至计划尚未完成的同类别的其他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将予以退档。
(3)投档成绩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录取外语、数学单科成绩较高的考生。
(4)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考委有关加分、降分政策。
2.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动画、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动画专业仅招收美术与设计类考生。
(1)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体检须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并且要求无色盲、色弱。
(2)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均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3)对于艺术类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排序规则和生源省份的艺术类投档规则相同,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
(4)对于艺术类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对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
3. 对于已经实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省(市),我校依据已向各省(市)教育考试院报送并向考生公布的选考方案进行录取。
毕业证书:
具有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全部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并取得最低总学分要求者,经全面鉴定,德智体美劳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学位证书:
本科毕业学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奖、助学金:
学历提升:
本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报考并攻读相同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也可报读学校国际教育学院举办的国际校际交流项目(学生需在新生报到时向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老师进行咨询和办理相关手续)。
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获得了国内外多个教育培训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授权,针对在校生可开展的各类型培训与认证。毕业生既能得到毕业证书,又能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一个或多个专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学在东软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TOPCARES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学校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改革成果,依据IT人才能力要求,创造性地构建了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八大能力体系(技术知识与推理、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形成了以OBE为导向的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
学校强调“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实施“1321”学期设置:1个学年3个学期,其中2个基于案例和项目的理论学期,1个集中训练的实践学期。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既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有能力将拥有的知识不断创新和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去。
强化外语适应能力:
学校注重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常年聘请十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从事英语、日语课程的设计、开发与教学。“立体化”和“行业化”特色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上有实质性的收获,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构建了“六有八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和因素实施监控,实现了教学质量保障有目标、有标准、有监控、有评价、有反馈、有改进。
三校三地交换学习:
东软教育自2000年起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了三所IT应用型本科高校,各有特色,分别位于四川成都、辽宁大连和广东佛山。多年来,东软三所大学在特色的TOPCARES教育方法学引领下,已形成了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成都东软学院学子在大学就读期间,可以在自愿报名及综合表现评定的基础上,获得前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相关专业交换学习的机会,收获异地跨校交换学习经历,感受多元区域文化,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收获更多成长机会。
数字化校园:
校园内遍布31000余个信息节点,网络覆盖全部教学区、宿舍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得需要的信息。
学校中心机房互联网接入带宽为40G,充分保证学生上网的需求,采用全千兆综合布线,100余台高端服务器搭建应用服务平台,超大存储阵列容纳海量信息,为学校IT教学、科研与在线实验平台提供坚实保障。
所有教室均为全空调、多媒体一体化教室,配置多媒体投影设备、扩音设备和教师工作用机,学生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和部分综合性实验。
师资队伍:
张应辉
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成都东软学院校长。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电子学会执行副理事长,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成都市优秀创业人才,四川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成都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都江堰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8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教育行业“卓越贡献奖”,2011年,入选“榜样中国·2011年度传媒大奖之四川教育风云榜”,2013年荣获“第十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4年荣获“都江堰市第七批拔尖人才”。
赖廷谦
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哲学硕士、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成都东软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兼任四川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 。
四川高校十佳青年教师、自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社会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现代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篇,主编出版社科类著作、教材12部,承担省、厅级社科类科研课题11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高校德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苗放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信息化百名学术和管理带头人,四川省大数据产业2017年度领军人物,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
目前主要从事大数据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数据共享、数据安全和数据应用问题。以数据为核心,采用数据权属绑定、原生注册、原生加密的“一体两翼”架构,提出了一种面向数据和基于权属的数据安全应用架构,用于解决开放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和应用问题,能够更有效地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黄涛
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外籍会员、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评审专家、四川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获2015年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奖。拥有个人专利36项;出版个人作品集两本。个人及带领团队获得2013年、2014年德国红点至尊奖,2014年IF奖,2016年德国设计奖特别奖,2015年、2016年意大利 a design 设计奖金银奖两项、美国idea奖项,2016年台湾金点奖年度最佳作品奖,2017年日本good design奖项等。
王进军
教授,博士,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英语系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成都东软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课程研发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及科研工作。曾在珠三角跟踪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年。担任过云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云南省“国培计划”、曲靖市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的英语学科导师,被曲靖师范学院聘为云南省“国培计划”小学英语学科首席专家,具有丰富的英语师资培训经验,主编过小学英语教材一套,出版有英语教学方面专著五部,译著一部,编著五部。
刘宏
中共党员,教授。现任成都东软学院副校长。曾任成都理工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处长、亿达集团四川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长。成都市教育辅助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成都市软件协会副理事长。
刘明理
教授、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圣何塞研究院执行院长、旅游产业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四川省计算机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都江堰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成都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研究方法等研究。
主持各类横纵向项目28项,其中10余项省级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篇,教材3本。曾获得“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成都市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优秀人才示范岗等称号。
宁多彪
教授,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
近5年中,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核心期刊5篇,ISTP检索1篇。编写教材4部,其中副主编3部。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6项,科研经费累计517万元。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2013年获得大中华区思科网络学院十五周年特殊贡献奖,2015年获批东软控股有限公司“明星员工奖 ”。
罗频捷
教授,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院长,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四川省教指委教学信息化专家、四川省高等学会实验室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
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政府、企业委托其它信息化项目30多项;参与各级各类项目50多项。发表中外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8部,申请国家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教育部优秀改革成果奖1项、四川省计算机科学技术奖2项、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多次获得省级表彰。长期指导学生竞赛,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贾志东
教授,主要从事辅助决策、信息融合、训练仿真等领域应用软件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先后十多次主持或参与全军重点型号项目建设、重大军事课题研究任务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总参情报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撰写编写出版教材8部,论文和研究报告20余篇。
张兵
教授,成都东软学院副校长。
专注高等教育15年,深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内涵建设机制。多次主持编制示范性软件职业学院和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
熟悉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规范。参与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教学规范和教学管理体系。熟悉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多年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教育工作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工作,深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熟悉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主持多个专业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市场意识和专业规划能力。
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校督导专家,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组成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
陈旭辉
研究员,硕士。成都东软学院副校长。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近五年发表论文15篇,论著5项;主持全国性科研项目5项,省级以上研究项目13项,科研项目获得全国性奖项1项,省级一等奖6项,三等奖1项。熟悉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主持多个专业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市场意识和专业规划能力。
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校督导专家,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组成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
李成家
教授,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1988年至1994年就职于辽宁营口电视台,曾获辽宁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1994年至2015年就职辽宁广播电视台,担任编导、制片人。参与创办大型新闻直播《新北方》。策划、运营、执行制片人,连续四次获省新闻一等奖;创办“辽宁电视台青少年艺术培训基地”。为高等艺术院校培训800余名影视编导、编剧、主持、表演等艺术预备人才。
曾担任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一职,负责产学合作,成功引入北京其欣然(其卡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办并主持运营、管理北京其卡通四川原创动画基地。成功完成其卡通创新订制班、创新实验班的创办工作,为上百名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推动与力方国际数码科技、成都物语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中软科技、蓝欧科技、都江堰新闻中心等单位的产教合作,及相关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刘兆宏
教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成都东软学院首届教学名师;曾任教研室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质量管理与保障部部长、教务部部长;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编著教材7部。
吴平贵
教授,硕士研究生,信息工程系主任兼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0余篇;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省级重大教改课题一项,出版教材9部(其中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本),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横向教研科研项目200余万元。
张建华
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成都东软学院爱尔兰研究中心主任,成都市翻译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
历任军校教研室主任,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开元书院院长,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副院长,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获军队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9部。
张宪民
研究员,中共党员。成都东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曾任东北工学院采矿系团委书记、东北大学总务处房产科长、沈阳铁百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东北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副总经理。
陈云华
金融经济师、注册会计师。成都东软学院财务总监。
曾任信邦软件(成都)有限公司(台资)财务经理、奥威光电(成都)有限公司(美中)财务经理。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十四届都江堰市委员会政协常务委员。
宁琳
教授,博士后,健康医疗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及疾病计算系统生物学,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近5年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10分。
岳鹏
博士,副教授。
四年内科医生、七年心理医生、五年数据分析师工作经验。研究方向为智能医学及大数据应用。
张鹏
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
曾在陆军工程大学多年任教,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军队项目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强调专兼结合、产教融合。多名外籍专家和教师参与英语、日语等专业课的教学。学校十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从东软集团、思科、SAP等知名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授课能力的教师到学校授课,同时邀请行业专家以“东软大讲堂”等方式开展培训。教师实践能力强,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百余人。
实验实训资源
学校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现有82个实体实验室和4A柔性学习实践教学云资源,服务于全校42个本专科专业。全校建设有计算机类实验实训中心、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数字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四个实验实训中心。依托学校4A柔性学习环境与“笔记本大学”特点,教师可以在任何一间多媒体教室访问云资源,将教室变成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学校与东软集团、东软睿道、东软思芮、索尼(中国)、中国移动、ARM、苏宁集团、亚马逊、NetEye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了14家联合实验室。
学校实验室均为开放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后,面向各专业学生全面开放,为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真实项目开发、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活动创造条件。
图书馆馆藏云集:
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105万余册,藏书体系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艺术、外语、医学医疗等为重点并覆盖经济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门类,实行藏、借、阅、查、咨、习一体化的全网络、全开架服务模式。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馆藏电子图书158万余册(含电子期刊)。与学校所有学科专业相关的多个电子图书数据库,每年不断更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持和保障。
学生可在校园内随时以有线、无线方式接入学校数字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进行电子图书的选择与阅读,亦可方便地对学校图书馆藏书进行查询、续借等操作。
青春有你:
我校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获红点设计概念大奖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师生作品《EMERGENCY WHEELCHAIF》荣获红点奖。红点设计大奖是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成为世界三大设计奖。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多次向国际级设计大奖投稿作品,此次红点奖备赛,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共历时两个月,投递8件设计作品,其中6件入围决赛,并最终摘得红点奖概念设计大奖。此次获奖,是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在TOPCARES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对团队师生勇于挑战、树立专业自信的激励。
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再创佳绩,荣获2022世界设计大奖--德国iF设计奖
被誉为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iF设计奖公布了2022年度获奖作品,由我校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陈志刚、周超与校企合作单位成都物语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产品Afull-automatic intelligent COVID-19 air purifier》从近110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iF设计奖。
金奖!我校学子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春季赛)中荣获佳绩
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春季赛)中,我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冯译、郭洋带领信息安全专业学子张诗琦荣获赛事A类(本研赛道)单人组金奖,同时,在A类(本研赛道)三人组赛事中,学子周志宏、张耀中、白夏彤,以及杨富智、苟乔、黎声健组成的两支参赛队伍均获铜奖。
此赛事旨在响应教育部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号召,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算法设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编程实现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项一等奖!我校师生在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赛)中再创佳绩
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四川赛区比赛落幕。经过多轮比拼,我校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荣获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8项,省级三等奖16项,同时,学校还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大赛秉承“设计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理念,坚持艺术与技术并重、学术与公益并重,分别设立“非命题”“公益”及“命题”三个赛道,涵盖人工智能+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影像、交互设计、环境空间、造型设计、时尚与服装、数字绘画、数字音乐等内容,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是同类赛事中最早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专题展的赛事,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之一。
特等奖!我校学子在第十六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佳绩
在我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朵指导下,软件技术专业学子向祚尧、何鸿洋、李君婕组成的参赛团队荣获第十六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第一阶段比赛暨2023年全球数学建模能力认证赛第一阶段比赛特等奖,这也是此赛事唯一的特等奖,同时,另有四支参赛队伍斩获一等奖3项(全国仅8项),二等奖1项。
“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是由全球数学建模能力认证中心全程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性数学建模活动,此赛事共有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众多高校的4000多支队伍、上万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
包揽一二三等奖!我校学子在第二届ISCTF网络安全技能竞赛中勇创佳绩
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子在第二届ISCTF网络安全技能竞赛中包揽一二三等奖,其中,夏国斌、陈雷、杨德超荣获一等奖,谢锴、赵佳庆、苏吉祥荣获二等奖,廖浩屹、谭浩天、徐亚萱荣获三等奖。
赛事题目涵盖Web漏洞与渗透、软件逆向、二进制漏洞挖掘和利用、密码学与杂项等多种类型。此赛事全方位拓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渠道,多措并举增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实效。
一等奖!我校学子“外文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中发挥出色
在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李少波的指导下,英语系学子甘英钰在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的“外文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中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过硬的翻译技能摘得英译汉组全国一等奖。
大赛分英译汉、汉译英两大组别,共有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两千多所高校的6887名学生报名参赛。
我校学子荣获社科奖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一等奖
我校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三支参赛队伍进入社科奖(SSA)活动规划暨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总决赛,并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及“最具创意团队奖”。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王堰琦以及电子商务系教师李翀晖分别荣获“营销教学名师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19级物流管理专业学子谭湘宁荣获“优秀精英奖”,2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子王笑获得“优秀队长”荣誉称号。
我校学子在第二十届微软创新杯勇夺前二十二强
由微软主办的第二十届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落幕,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两支队伍在大赛中斩获全国前二十二强。我校学子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取得佳绩。在技术层面,我校参赛团队以微软智能云 Azure 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平台,涵盖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服务计算等前沿领域,聚焦老年人服药问题、水质检测等问题,在创新和应用方面体现了我校学子优秀的一面。
我校学子荣获第七届金蝶云管理创新杯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在我校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教师赵媛媛、文贝贝的指导下,财务管理专业学子魏佳逸、汪倩、李佐组成kj2022006队代表学校参赛,并通过默契配合、出色发挥,斩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此赛事共吸引了来自380余所知名院校逾13000名师生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共有81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
本次总决赛新增了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智能财务知识的考核,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参赛选手的数字化应用技能以及大数据分析和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能力。
我校学子荣获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就业创业直播大赛二等奖
在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联盟主办的首届“跨境商贸直通车”全国高校跨境电商就业创业直播大赛中,在我校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隆兰若云的指导下,学子蒲婧带领的“PL战队”荣获二等奖,吴臣棚带领的“Scorpion”团队以及叶升菲带领的“直播界李佳琦”团队均获三等奖。同时,隆兰若云老师获得“优秀主播导师”荣誉称号。
据悉,该项赛事是全国财经院校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范围最广的比赛,迄今为止已举办七届。大赛旨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和动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
全员第一!我校艺术集体操代表队夺得第九届全国运动舞蹈大赛多项组别一等奖
由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四川省运动舞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青少年运动舞蹈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暨“2020年第九届全国运动舞蹈大赛”在全国各高校同时线上举行。赛事共吸引了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55所院校选派队伍参赛。我校基础教学部教师邹林凌、刘靖、刘城宇共带领五支队伍参加了线上比赛。经过激烈比拼,五支队伍均在各自的参赛组别中斩获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特等奖!我校学子在第十八届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中勇创佳绩
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师黄平、蒋玲带领贺雨欣、蔡显钰、蒋瑞、毛禹组成的参赛队伍凭借作品“软软陪诊”荣获赛事特等奖。同时,另有11支参赛队伍分别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3项。此赛事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和四川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两岸四地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四川区赛暨第十八届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
荣获特等奖!我校学子在第十七届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中发挥出色
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子在四川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大赛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六项,优秀奖两项。同时,我校还荣获“优秀组织奖”。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师康晓娜、杨跃臣的指导下,20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学子俞彦、李旭东以及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子代嘉豪设计完成的作品《基于SONY Sprensence开发平台的智能分拣寻迹小车》荣获特等奖。该获奖作品也是我校与SONY公司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此赛事共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在内的17所高校组织团队参加了本次大赛。
斩获一二三等奖!我校学子在“深信服”杯四川省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中再创佳绩
我校学子在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 “深信服”杯四川省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中包揽一二三等奖,其中,朱祝睿、刘骁南、吴多维组成的成都东软学院Intro队荣获一等奖;易嘉乐、梁启贤、杨键组成的成都东软学院EarI3ssC4t队,魏宇、周施宇、毛馨婧组成的成都东软学院PkwSEC队,凃杰、许哲瑞、王恺睿组成的成都东软学院二队均获二等奖;冯瑞、唐浩然、唐海林组成的成都东软学院比奇堡队以及赵俊晨、王旭阳、胡龄兮组成的成都东软学院二队荣获三等奖。我校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七十多支队伍同台竞技。
我校学子荣获“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金牌
学校派选电子商务专业2016级苏廷同学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参加了第二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项目决赛。本次大赛来共有来自四川省各市(州)和省级部门、行业协会的26支代表团351名选手参加比赛。苏廷最终获得电子商务项目决赛第一名(金牌)。第一名选手将获得3万元奖金并被推荐评选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由大赛组委会授予“四川工匠”称号,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四川省技术能手”称号,由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我校学子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再创佳绩
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2018年四川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在绵阳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本次大赛共有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31支代表队参赛。
本次比赛,学校武术队获武术比赛C组团体总分一等奖,集体太极拳第一名;学校学子共获3项单项第一名,3项单项第二名,1项单项第三名。学校学子潘艳秋获“优秀运动员”称号,教师魏邦明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成都双遗马拉松,我校近1700名学子担任志愿者
3万名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跑者畅跑于串联了三大“世界遗产”的赛道上,在感受体育竞技魅力、畅享马拉松乐趣的同时,赏尽“三遗之美”。
成都东软学院志愿者们有序分工,搬运和装配物资。在大家的齐心协作下,我校近1700名志愿者的物资包顺利装配完成,并在第二天如数分发。比赛既见证了参赛选手们挑战自我的顽强毅力和对生活的向往热爱,也彰显东软志愿者们的奉献品质和靓丽的青春风采。
我校第十八届世警会,成都东软学院志愿者成为亮丽风景
中国·成都2019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火热开赛。来自全球的79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万名警察和消防员齐聚成都。定向越野赛(中、长距离)在学校顺利举行,学校在此次世警会中也感受了一把夏日盛事。学校共将有260名在校学子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
前程无忧 多元选择:
学校每年组织校园双选会、线上空中双选会、专场招聘会等各类型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长期合作到校招聘的企业500余家。
毕业生就业领域分布较广,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家电、汽车、金融、政府等;进入世界和国内知名企业的人数逐年增多,东软集团、百度、腾讯、联想、华为、中国移动、微软、思科、甲骨文、IBM、惠普、苹果、埃森哲、SAP、亚马逊、三星、中国电信、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中国石化、农业银行、绿盟、奇安信、丹马士环球、顺丰、迅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有东软学子的身影。
生活设施:
住宿
学生宿舍为四人间和多人间,内有宽带网接口等设施,宿舍楼设有浴室。宿舍的物业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为学生生活提供多方位服务。
餐饮
A9食堂,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口味的菜品,并设有多种不同系别的小炒、面食可供同学们选择。
B1软件园餐厅,集特色小吃、小炒、量贩式快餐、清真餐食、火锅、烤鱼、宴会桌餐为一体的智能餐饮综合体,备受同学们的青睐。
日常购物
A8红旗超市,该超市目前是学校最大的超市,主要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零食等。A9小超市,该超市相对A8规模要小一点,主营食品。东软健康园区天猫超市,该超市主要销售小零食、水果、牛奶、生活用品、学生用品等。
快递
学校有京东、顺丰、邮政和菜鸟驿站四大快递点。其中,菜鸟驿站主要有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天天快递。
周边景区:
学校周边景点众多且交通便利,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周边各大景点,让你的闲暇时光充满惊喜与浪漫。
区位优势
成都东软学院位于成都市郊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都江堰-青城山是国家“5A”级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
学校到市中心天府广场最多1个半小时,已经完全融入到大成都经济圈。在这里,既能享受闹市的繁华,又能享受景区的恬静,是求学的好地方。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8-64888001;028-64888002;028-64888003
咨询QQ群:673665080
学校网址:www.nsu.edu.cn
来源于成都东软学院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