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性质: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布,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各位考生:
为了更好的服务我校师生,做到应考尽考,经研究决定在十月份开启报名通道;
本次考试仅通过 r.nsu.edu.cn 报名缴费,证书没有限制所有同学都可以考取;培训、考试双保险(皆在校内线下进行),沟通与演讲课程可凭借证书等级加分;报名时间:10月8日15:00—10月17日15:00培训时间:10月20日(共一天8个课时)测试时间:10月26日 、10月27日(已报名未考试或已考试还未出成绩的考生不能再报名)
一、培训内容
1. 语音基础知识
• 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方法。
• 轻声、儿化、变调等特殊语音现象的掌握。
2. 朗读技巧
• 把握朗读的节奏、重音、停顿和语气。
• 提高朗读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3. 说话训练
• 围绕特定话题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 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二、测试形式
1. 读单音节字词
• 考查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准确性。
100个,限时3分30秒,占10分。主要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 读多音节词语
• 测试声韵调的综合发音以及轻声、儿化等音变现象。
50个,限时2分30秒,占20分。除了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 朗读短文
• 评估朗读的流畅度、语音准确性和表现力。
400字,限时4分钟,占30分。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4. 命题说话
•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围绕给定话题进行口语表达,考查语言组织能力和普通话运用的自然度。
时间3分钟,占40分。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三、等级划分
1. 一级甲等:97 分及以上,标准的普通话。
2. 一级乙等:92 分至 96.99 分,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3. 二级甲等:87 分至 91.99 分,较为标准的普通话。
4. 二级乙等:80 分至 86.99 分,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5. 三级甲等:70 分至 79.99 分,能够交流但有一定方言色彩。
6. 三级乙等:60 分至 69.99 分,方言较重,交流有一定障碍。
四、评分标准:
读单音节字词:
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
读双音节词语:
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2分,读音有明显缺陷每次扣0.1分。
朗读短文:
每次语音错误扣0.1分,漏读一个字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一次性扣分(问题突出扣3分,比较明显扣2分,略有反映扣1.5分)。停顿、断句不当每次扣1分,语速过快或过慢一次性扣2分。
命题说话:
1、语音面貌占20%,分为六档。其中一档20分语音标准,六档8分语音失误多,方音重。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占10%,分为两档。一档10分词汇、语法合乎规范,二档8分偶有词汇或语法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3、自然流畅程度占10%,分为两档。一档10分自然流畅,二档8分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类似背稿子的表现)。
五、职业需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
教师为二级乙等以上,其中普通话语音课教师和口语课教师必须达到一级,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除教师以外的其他管理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为二级乙等以上;
电影、话剧、广播剧、电视剧等表演、配音人员,播音、主持人专和电影、话剧表演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
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如公务员、律师、医护人员、导游员、讲解员、公共服务行业的营业员等),其达标等级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特点由省级语委确定。
对尚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人员,应当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说明:只对在职人员,对应聘人员不达标不录取)
六、备考建议:
多听 多练:通过多听标准普通话的录音材料,提高自己的听力和语音感知能力;通过多练习朗读、说话等口语表达技能,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准确度。
纠正发音:注重语流音变的学习和掌握,特别是轻声、儿化和变调等语音现象,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标准发音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规范、条理清晰等方面,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来提高。